2025年01月13日
本田2025年01月13日
宁德时代2025年01月13日
华为2025年01月13日
ABB2025年01月13日
IP652025年01月10日
先导智能
2025年01月09日
PTC
2025年01月08日
伏能士
2025年01月10日
雷尼绍
2025年01月10日
大族激光
2025年01月10日
蔡司工业
2025年01月09日
宜科
2025年01月09日
梅卡曼德
为什么有的SUV看起来很大,但实际空间体验却不怎么样,为什么某些小钢炮造型低矮却依然有不错的空间,这些看似无厘头问题的背后都跟一个神秘的点有关,这就是H点。这篇文章,我们将从汽车体量感这个话题入手,聊聊被我们忽视的H点。
什么是“冷科技”:在汽车发展的历史中,我们发现有很多被埋藏的冷科技、冷技术,我们发现无法仅仅寄托于汽车公司的宣传,所以我们必须做点什么。比如,在这里给大家推荐小众且B格的冷知识,有趣好玩的任何与出行交通有关的产品和科技技术。
○ 抛砖引玉:体量感
在文章开始,我们不妨来看一组对比。我们用城市SUV中很有代表性的车型本田CR-V和同平台的本田思域进行比较。
事实上,不同的车型之间,差异点就在于车辆的乘员舱设计上。乘员舱设计的好坏直接决定了车辆的内部空间组合、产品定义(而H点的布置会对乘员舱设计产生影响)。所以不考虑车型及外观设计,单纯的去凭借着轴距的表现去推断车辆的后排空间表现,这本身就是不严谨的推断。
实际上,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,比如思域和CR-V、锐界和林肯MKZ等,一般轿车为了保证低风阻设计,在高度、空间利用等方面都会进行取舍,他们通常会牺牲一些头部空间,作为对比,锐界和CR-V都会有不错的空间感受。
体量感是表象,H点是本质
○ 来点干货——走进H点的世界
驾驶员的大部分体重通常都是由座椅坐垫进行支撑,一部分通过背部、腰部由座椅靠背来承受,另一部分则通过脚作用于汽车地板。在这种坐姿的约束下,驾驶员操作时身体上部活动必然是围绕H点转动的。驾驶员在车中的位置(H点的位置)决定了驾驶员身体各关节角度、眼椭圆、头廓包络线和手部伸及界面在车身中的位置。
因此H点决定了驾驶员的舒适性、操纵性、安全性和视野性。
我们先来说空间方面。H点对空间的影响,首先需要引进假人这个概念(上文也已经提及)。这里的假人概念和碰撞测试中的假人是“近亲”,都是那种人体模型,它的尺寸、质量都和真人近似。根据不同的体重和体型,将其分为不同的规格,就像我们真人也有高矮胖瘦之分一个道理。在造车之前,工程师会根据这款车的方向,根据H点配合假人对坐姿进行调整。
另外,我们在谈论“驾姿”的时候,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“视线”。在城市里开车的时候,我们一般看得更近,而在高速上开车时,我们的视线会更远,这就说明我们视线的位置会根据路况和车速发生改变,因此开车的视线要同时满足高速和城市的需求,这也是在定义H点时需要协调的。
总而言之,H点位置是乘员舱内尺寸关系的基准点,直接影响着操纵方便性,乘坐舒适性和乘员舱内有效空间的利用;也会直接影响驾驶员的操纵范围。其中,实际H点位置是确定驾驶员眼睛在车身内部分布范围的作图基准。在实际的车身设计中,应使实际H点位置完全反映设计的H点位置,只有这样,驾驶员入座之后,其驾驶姿势才能是室内布置设计姿势的反应,保证舒适驾驶。
本文转自:汽车之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