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nfo
西门子 Simcenter STAR-CCM+ 应用案例分享
行业动态
MORE...
PTC
应用案例
MORE...
技术前沿
MORE...
当前位置:首页 行业资讯 正文
锦湖轮胎再陷罢工危机
转载 :  zaoche168.com   2011年06月16日

  尚未走出轮胎制造“掺假”危机的锦湖轮胎,于上周再度遭受重创。6月8日至13日上午,锦湖轮胎(长春)有限公司(下称“锦湖长春工厂”)400多名工人自集体停工。原因为工人认为工资过低,要求资方加薪。据锦湖轮胎长春工厂工作人员称,劳资双方纠纷由来已久,因而此次全员停工显得异常坚决。

  13日下午,少部分员工陆续返回工厂,但当日生产仍未恢复。

  这并非锦湖轮胎在中国首次遭遇危机。今年3月,央视曝光了锦湖轮胎制造涉嫌掺假一事,指出锦湖轮胎存在爆胎等隐患。此后锦湖轮胎终端零售市场一度陷入停顿。本次罢工后,锦湖轮胎负面形象再一次受到大幅传播。

  锦湖中国有限公司市场部科长赵华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,无法对锦湖长春工厂罢工一事置评。

  罢工五天

  锦湖轮胎长春工厂成立于2007年,目前日产轮胎1万余条,年产420万条子午线轮胎,为东北地区最大的轮胎生产企业。从6月8日起,该厂400余名职工集体停工,致使生产中断。

  “罢工原因就是工资低呗。”昨日,锦湖轮胎长春工厂老员工金英(化名)对本报记者说。他介绍,该厂80%的员工底薪仅有850-950元,加上奖金,每个月扣除保险等后,最终拿到手的仅为1300-1400元。“这在长春只是中低收入。”金英说。

  锦湖轮胎长春工厂另一名员工则对本报记者表示,在长春市,“在餐馆当服务员每个月都能挣1000多块钱”,考虑轮胎工厂存在噪音与废气污染的工作环境,他认为该厂公司过低。

  罢工的导火索即是悬而未决的涨薪计划。金英介绍,工厂员工因工资过低与厂方交涉多次,但始终未能解决,“怨气很大”。今年初锦湖公司计划给长春工厂工人加薪,但截至目前仍未实施,是以8日起工人集体停工。

  6月13日,锦湖中国市场部科长赵华桥对本报记者称,锦湖轮胎长春工厂已于6月10日(周五)晚12点复工。但6月11日金炳根在接受国内媒体采访时称,当天原本为工作日,但停工仍在继续。6月13日下午,少部分员工陆续返回工厂,当天并未完全恢复生产。

  武汉一家零部件企业高管对本报记者表示,武汉零部件公司一线工人工资通常为1800元左右,加班多时可以拿到2000多元。但这一标准会因地域不同而存在差别。不过他也认为,就长春市消费水平而言,“1300块确实也太低了。”

  韩资轮胎企业陷质量危机

  今年3月15日,央视“3.15”节目曝光锦湖轮胎天津工厂制造掺假一事。此后1个月多时间内,全国大部分媒体对此事进行跟踪报道,不少锦湖轮胎用户也通过媒体平台进行投诉,致使锦湖轮胎制造掺假事件演变为全国性的危机事件。

  有媒体报道称,今年3月15日之后,锦湖轮胎零售市场销量几近于零。与此同时,锦湖轮胎长春工厂停工一天的损失约为400万元,但这一数字并未得到锦湖方面确认。

锦湖轮胎长春工厂企划财务部部长金炳根称,该工厂目前主要为一汽大众和一汽轿车配套,年交付11万条轮胎。

  锦湖轮胎长春工厂发生罢工不久,6月10日,国家质检总局又一次发布紧急发出风险警示通告,称部分韩泰轮胎存在安全隐患,容易引发爆胎事故,车主如发现轮胎鼓包、胎体内侧帘线外露、漏气等,应停止使用。

  锦湖、韩泰分别为韩国最大的两家轮胎企业,并同时位列全球排名前十的轮胎企业。2010年锦湖轮胎全球销售额为2.96亿韩元,韩泰轮胎2010财年全球销售额突破5.4万亿韩元。

  分析人士认为,此次质量危机将对韩资轮胎企业打击重大,除了零售市场上用户不再愿意购买锦湖、韩泰品牌外,主机厂也许会因为担心伤害品牌而终止与上述轮胎企业的合作。

品牌社区
—— 造车工艺 ——
—— 数字化制造 ——
—— 智能驾驶 ——
—— 新能源技术 ——
—— 机器人技术 ——
Baidu
map